- 註冊時間
- 2006-10-20
- 精華
- 在線時間
- 小時
- 米币
-
- 最後登錄
- 1970-1-1
累計簽到:3283 天 連續簽到:11 天
|
[size=100%]/ J# z @7 W" g
| 觸口暨遊客行政中心空拍圖
2 ~; {$ v* _! U: n# r | |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之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甫於去年底完成主體建築工程及周邊景觀綠美化工程並開幕營運以服務國內外廣大遊客,將阿里山在地特色的小火車、櫻花、茶、神木、鄒族原住民等元素,融入景觀設計,使建築與周邊環境融合一體。完成後的遊客暨行政中心取得了綠建築銅級標章,不單提供遊客中途短暫停留休憩的絕佳去處,也對推動觀光產業同時兼顧環境永續做了最好的示範。& D: p5 N' C8 H% Q. [5 c
建築師廖偉立以「地景交織、漂浮、動線穿梭」的概念設計。漂浮的量體,為大跨度的鋼構桁架,如同一梭輕舟,匍匐在地貌上,合理的輕量化結構及外殼構造減少碳排放量;下方的風雨廣場為遊客集散地,半戶外空間,回應本地多雨、炎熱多變的氣候。多媒體的清水混凝土量體,提供了停泊的岸,厚實的牆體除了結構,也減少熱的傳遞。整體船舶的意象與河階地形和遊客中心送往迎來的功能形成了呼應。4 V: k- q1 R! A( \8 M3 G/ ^
遊客中心後方花園以小火車、櫻花、鄒族涼亭、神木與茶等為設計元素,「之」字型與「8」字型鐵軌,環繞在土丘之上。如同大阿里山地區景觀資源的縮影。現地許多老樹及複層植栽均被保留,施工時挖出的大石頭就地取材為景觀元素,用作景石、座椅或圍檔,還利用疊砌在RC牆之外,增加壁體厚度加強外殼節能效果。一樓辦公室屋頂的覆土綠化,為二樓辦公室提供了視覺綠意的同時,降低了建築外殼耗能並可提供生態跳島。除了整體規劃兩座水土保持的生態滯洪池,還將屋頂雨水及中水回收並設置三級處理的污水處理設施,將回收水再利用於植栽澆灌及馬桶沖洗。
* u6 N3 M1 s' Y5 l* ?除了基本的日常節能、水資源指標,本案還通過綠化量、基地保水、污水垃圾改善共五項綠建築指標,此外,在外在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品質上,雖未申請但也有實際的作為。既有生態環境的保存加上外殼節能、水資源回收等綠建築作法,獲得銅級綠建築標章的肯定。% H2 P) V1 \4 n( \
遊客中心的空間不但尺度舒適親切,映入眼簾的綠意、迎面吹來的涼風、伸手觸摸到的材料、可遮風避雨的廣場,打造出了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地景建築。建築與自然環境親密融合、消解,人們在此自由活動、自在交流。9 ?* w" R/ d+ m6 P" m
) x6 f# J0 h9 [, r1 T' X/ 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