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綜合論壇, WK综合论坛

用戶名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378|回復: 1

[中外文學] 黃帝內經 靈樞 論疾診尺

[複製鏈接]
累計簽到:2696 天
連續簽到:1 天
發表於 2020-7-3 00:22: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黃帝問於歧伯曰:餘欲無視色持脈,獨調其尺,以言其病,從外知內,為之奈何?8 o  }% z1 o7 K! i  @
   黃帝問岐伯說:我想不經過望色診脈,只診察患者的尺膚,就可以說出疾病的原因,從外表了解內裡的變化,怎樣才能夠做到呢?
7 b( T7 b" O# K% ]1 E4 n1 B/ H3 g; e  V4 m! k) g
   歧伯曰:審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視人之目窠上微癰,如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 @" m2 k* |4 T- a
   岐伯說:審察尺膚的緩急、大小、滑澀,以及肌肉的堅實脆弱,疾病的性質、狀況就可以確定了。看病人的眼瞼,如果微微發腫,像是剛剛睡起的樣子,而且頸脈的搏動明顯可見,常常咳嗽,用手指按壓病人的手足,被按處的凹陷不能隨著手的離去而復起,這是風濕水腫膚脹病。
( o& u+ R4 p9 e/ i! K* r% U; z( P) N. m- Z0 W* t
   尺膏滑,其淖澤者,風也。尺肉弱者,脫肉者,寒熱,不治。尺膚澤而澤脂者,風也。尺膚澀者,風痺也。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泆飲也。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膚寒,其脈小者,洩、少氣。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
9 k1 S" x( M* i" l9 a& C$ w   尺膚滑膩、柔潤而有光澤的,是風病。尺部肌肉脆弱,身體怠惰乏力,嗜睡而消瘦,這是寒熱虛勞之症,不易治愈。尺膚澀而不滑潤的,是風痺。尺膚粗糙象乾魚鱗,是水溢飲症。尺膚甚熱,脈盛大而躁動的,是濕病;其脈盛大而滑利的,是汗將發出的徵兆。尺膚甚寒而脈細小的,是洩利或氣虛症。尺膚灼熱如火燒,並且先熱而後寒的,是寒熱病。以手捫尺膚,先覺寒涼,等待較長時間而後變熱,這也是寒熱病。
9 }* x* K( y4 @6 p
$ k1 B& u- U3 d4 @   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臂中獨熱者,腰腹熱;肘後粗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
5 s) G' v1 H4 W1 g" C- l# [   肘部皮膚單獨發熱的,主腰以上熱。手部單獨發熱的,主腰以下熱。肘的前方單獨發熱的,主胸前熱。肘的後方單獨發熱的,主肩背熱。臂中單獨發熱的,主腰腹有熱。肘後皮膚粗糙,而且其下三四寸發熱,主腸中有蟲。掌心發熱的,主腹中有熱。掌心發涼的,主腹中有寒。手魚際白肉部有青色脈絡的,主胃中有寒。. |! P" v, r, n5 ?- N

( P: E- J6 U. E8 h$ e+ Z   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堅大,脈小甚,少氣,俛有加,立死。
+ _8 s  ]8 q0 O
   尺膚灼熱如燒,而且人迎脈盛大,主失血。尺膚部皮膚堅緊,人迎脈非常細小,主氣虛,如覺心中煩悶而且漸加嚴重,就會立即死亡。3 g% o+ g4 N0 L
1 u% R6 o" M# X8 M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黃在脾,黑在腎。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6 O* _6 T5 Q; M" _
   目色赤的,病在心經。目色白,病在肺經。目色青,病在肝經。目色黃,病在脾經。目色黑,病在腎經。如果目色發黃而又夾雜其他顏色,其色不正,難以稱說,則病在胸中。0 M/ Z: Q  |7 x0 \6 U3 R1 V- L; D
# R, C9 _! j6 \4 S
   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7 C6 L. t/ `* ~0 B/ Z
   診察眼病:眼睛有赤脈從上向下延伸的,病在足太陽經;眼中赤脈從下向上延伸的,病在足陽明經;眼中赤脈從外眥趨走向內的,病在足少陽經。3 }: N% s0 ~$ H1 R0 i. n; r* D
0 C4 [6 p' M/ n  C. s% F% f: |- `
   診寒熱,赤脈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
8 B/ z/ C2 N% F3 {4 g   診察寒熱瘰癧:如眼中有赤脈自上而下貫穿瞳子,見有一條赤脈,則過一年死;見有一條半赤脈,過一年半死;見有兩條赤脈,過兩年死;見有兩條半赤脈,過兩年半死;見有三條赤脈,過三年死。. c7 m; {; u( g2 ~" E- W

# t, N9 j- p/ J& D+ q( q   診齲齒痛,按其陽之來,有過者獨熱,在左左熱,在右右熱,在上上熱,在下下熱。
# a3 S1 e# Q) {$ w6 {* ~   診察齲齒痛:診按手足陽明經的來路,如脈象太過,就是有熱邪,熱邪在左的左邊熱,熱邪在有的右邊熱,熱邪在上的上熱,熱邪在下的下熱。
: P' a4 S: K* O- `. V+ l% C, Y. l1 i( S6 Z$ S3 [/ I0 |
   診血脈者,多赤多熱,多青多痛,多黑為久痺,多赤、多黑、多青皆見者,寒熱。
3 y# e- }, a+ z- a   診察血脈:淺表絡脈多赤色,主多熱;多青色,主多痛;多黑色,是久痺症;多赤、多黑、多青三色都見的,是寒熱症。
( P4 m" W! _- ?3 Y% ^: S2 o: F) d4 \; Q' O. U  H) y
   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安臥小便黃赤,脈小而澀者不嗜食。
: c6 A. E& K7 O
   身痛,面色微黃,齒垢黃,指甲也發黃,這是黃疽病;好安逸,喜躺臥,小便顏色黃赤,脈細小而澀滯,就會形成不思飲食之症。
8 p3 Y+ z% d0 `
+ E' Q  F' Z9 ^. ?   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難已也。% q; h/ V* ^( {) Z; ^, E! u
   人得了病,其寸口脈與人迎脈大小浮沉相等的,這病就難以痊癒。
, o/ Z0 [( B. x
$ z" J2 K* r- R4 F   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子。0 B( X& B, |* i0 n
    婦女的手少陰脈搏動得厲害的,那是懷了孕。
0 h$ C  u2 F' J. |4 N$ c
2 Z8 |9 o+ y0 i; t% U6 H   嬰兒病,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耳聞青脈起者掣痛。大便赤瓣飧食,脈小手,手足寒,難已;飧洩,脈小,手足溫,洩易已。6 z; s9 b$ e+ J+ Y7 E* ]6 S4 {2 I
   嬰兒得了病,頭髮逆而上指的,一定會死亡;耳間有青筋暴起的,主筋肉抽搐作痛;如大便中有青綠色的乳瓣和沒有消化的食物,脈細小,手足寒冷,則病難痊癒;食物不能消化而隨大便洩出,脈細小,但手足溫熱而不寒,則其病容易痊癒。
9 X# @$ d6 g6 }4 T$ x/ k0 x, g1 n. d/ u2 b- C, F
   四時之變,寒暑之勝,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陰主寒,陽主熱,故寒甚則熱,熱甚則寒,故曰寒生熱,熱生寒,此陰陽之變也。故曰:冬傷於寒,春生病熱;春傷於風,夏生飧洩腸僻,夏傷於暑,秋生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是謂四時之序也。
" @' D3 ]$ e1 i* t3 S% N   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寒與暑的更互相勝,其規律就是陰盛到了極點必然轉化為陽,陽盛到了極點必然轉化為陰,陰主寒,陽主熱,寒過甚則轉熱,熱過甚則轉寒。所以說:寒生熱,熱生寒。這就是陰陽的變化。所以,冬天被寒氣所傷,到春天就會發生溫熱病;春天被風傷害,到夏天就會發生飧洩、痢疾;夏天被暑氣所傷,到秋天就會發生瘧疾;秋天被濕氣所傷,到冬天就會發生咳嗽症。這就是四時氣候變化影響人體而形成的發病規律。
' @2 l- o; G- {5 u0 ]  G0 s+ _
回復

舉報

 分享同時學會感恩,一句感謝的話語,就是最大的支持!  歡迎交流討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